2024-08-05 02:40:14 | 立志愿
1、在山西2021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分数线是13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3489;
2、在广东2021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历史类分数线是19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7342;
3、在广东2021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物理类分数线是20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6219;
4、在江西2021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分数线是21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5、在广东2019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分数线是-,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立志愿
6、在广东2019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分数线是-,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7、在山西2019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分数线是13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9456;
8、在湖南2019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分数线是3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8811;
9、在四川2019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分数线是34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55945;
10、在湖北2018的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分数线是20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9942;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专科批 | 130 | 93489 |
2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专科批 | 192 | 267342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专科批 | 204 | 336219 |
4 | 人力资源管理 | 2021 | 江西 | 文科 | - | 专科批 | 219 | - |
5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专科批 | - | - |
6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广东 | 文科 | - | 专科批 | - | - |
7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专科批 | 130 | 109456 |
8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专科批 | 327 | 178811 |
9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专科批 | 345 | 155945 |
10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8 | 湖北 | 文科 | - | 专科批 | 200 | 109942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创办于2011年2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和粵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风景区东侧,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758亩,基础设施完备,是读书治学、修心养性的圣地。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立足广州、面向湾区、服务都市产业及社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以真.实求知,以善.美修行”校训,注重职业道德养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致力打造“省内优质,国内知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建筑艺术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智能机电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理论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政课教学部,并成立了广州智能建筑产业学院、应急管理技术学院等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学校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等组成的“双师型”专任教学团队,以及一批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开设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护理等社会紧缺及新兴专业40多个,在校生1万余人。
学校先后与南方航空集团、美的集团、京东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电城市服务集团、中科雅图、棒谷科技、东莞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和肇庆高新区社保局等合作共建了200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创设了新闻社、醒狮社、书法协会等45个学生社团,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累计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2万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当代优秀民办高校”、
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男子丙组冠军”;会计专业荣获 “2017- 2018年度广东省院校特色专业”等。
学校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精密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等措施,我校致力打造应急救援人才培养的“东华范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应急救援专业人才。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9 11:05:47
2024-06-29 16:21:56
2024-09-14 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