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00:22:47 | 立志愿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现部分省份已取消专业级差。应对全新的平行志愿报考方式,为考生提供精致化服务和个性化指导。
立志愿
“志愿级差”全称“院校志愿分数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 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投档总比例在120%以内。”
简而言之,就是某些高校在招生人数未满时,可以接受非第一志愿的考生,但是会有志愿级差限制。
志愿之间要有级差并非硬性规定,但为不浪费每个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间留有级差非常必要,这是由高考录取的方式决定的。
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
比如: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规定:录取专业时,按照专业级差的方式录取。专业级差一般为3、1、0,即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以后专业志愿无级差,录取时以最大程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时的级差分为最终设定值。
没有,它是按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来的,比如:小A 540分,小B 500分,那么先给小A投档,小A报了“A。B。C。D”四个志愿,那么这志愿是有顺序的,也就是说,先看A志愿是否满足,否,则看B志愿,满足了,C。D志愿就不看了。
也就是说,平行志愿没有分数级差,但是有顺序。
据介绍,对于设有专业级差的院校,应注意选择专业时尽量拉开梯度。考生在选择学校时,不能只看往年这个学校的最低录取线,而应该看你选择这个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志愿级差出现在院校志愿间,比如,考生第一志愿填的是A院校,在A院校录取已满额的情况下,若考生的第二志愿B院校录取未满额,而且愿意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并且没有志愿级差,那么考生的档案就可以被调到B院校。但是,若B院校设有志愿级差,而且考生的成绩不在级差范围内,那么,其档案就不能被调到B院校。
专业级差出现在专业志愿间。考生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若已录取满额,那么,高校就会查看其第二志愿专业。假如第二志愿专业录取未满额,高校又设有专业级差,那么,高校会根据专业级差来确定是否对考生进行录取。
志愿级差与专业级差都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两种方式,也是志愿填报的两个专业术语。虽然现在大多数省份,都是采用平行志愿,已无志愿级差一说,但是今天零点高三还是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各位家长考生们,高校招生录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志愿填报也是一件较难的事,大家一定要搞懂每一个专业术语,以免填错志愿。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填志愿时,一个学校中填的几个专业有前后之分吗?的相关内容。
有。
按你的志愿专业顺序依次录取,比如第一个专业你的分数不够就往第二个专业投。如果别人的第一个专业是你的第二个专业,但是分数没有你高,也是先录取你。
“平行志愿”的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志愿优先”录取原则而言的,在市高招办层面操作。
在新的平行志愿录取方式下,是以考生为中心,按高考总分排名顺序,依次检索上线考生填报的各个志愿,直至被对应高校录取后方转为检索录取下一名考生,所以平行志愿表面看是高校录取原则的改变,实际背后体现了对考生利益的尊重。
需要提醒的是,平行志愿是按填报顺序依次检索,上线落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应注意志愿及专业由高到低的填写顺序,同时因采取顺序检索仅投档一次的方式录取,一旦遭到退档该批次就会落榜,所以在专业及学校选择上仍需慎重。
2024-11-08 22:57:03
2025-01-01 23:54:31
2024-12-10 02:48:46
2025-02-09 10:09:19
2025-01-10 16:17:31
2024-11-29 2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