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参加强基计划

2024-10-30 23:40:07 | 立志愿

立志愿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如何参加强基计划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参加强基计划

如何参加强基计划

对于满足当年高考报名条件和强基计划招生学校要求的考生,首先需要个人提出申请。接着,考生应按照高校的招生简章规定,在网上完成报名手续。

强基计划的宗旨是选拔并培养具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在综合素质和基础学科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大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合理规划招生专业。

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需通过选拔,其过程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不仅涉及学术能力,还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选拔的考生,将有机会进入顶尖高校,接受高标准、个性化培养,为国家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

强基计划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基础学科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通过参与强基计划,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学术能力,还能够在科技、人文等领域探索创新,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各大高校在强基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结合自身优势,设立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资源,为入选的考生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此外,强基计划还注重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参加强基计划立志愿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很多家长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强基计划是十分感兴趣的,不少家长学生都想了解一下强基计划的招生条件。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并不是低分上名校的捷径,所以无论是考核录取还是培养模式都比较特殊。因此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也较为苛刻,那么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呢?

一、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

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从近两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主要招收两类学生: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以下简称五大联赛)二等奖及以上。

强基计划对“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这两个要求是需要家长和考生重点去理解的:

综合素质优秀,是从多指标评估录取来看的,强基计划的录取评估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还有一点是考生在校测评表现;也就是说,“高考考霸”不一定适合,高中三年的整体综合表现也要跟得上才行;

基础学科拔尖,是从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上来看的,国家在推出强基计划是的目标定位就是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二、关于【强基计划】选择问题

很多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升学标准,就认为有了冲击名校的机会,甚至还有“低分上名校”的可能;

但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现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也绝对不是一条低分上名校的捷径。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人才,不论是录取标准还是培养模式都是比较特殊的,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强基计划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有以下顾虑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想清楚,否则很容易打乱考生的备考节奏,以及之后的高考志愿规划。

如何参加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有什么要求?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有什么要求?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是国家旨在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来说,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条件至关重要。强基计划并非一条低分入读名校的捷径,而是一个对考生综合素质和基础学科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选拔过程。具体来说,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包括:
1. 选拔对象:主要面向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他们要么在高考中成绩优异,要么在相关学科领域展现出突出的才能和表现。
2. 竞赛成就:第二类考生需要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强基计划对“综合素质优秀”和“基础学科拔尖”的要求尤为重视。综合素质优秀不仅包括高考成绩,还涉及考生在校的表现。基础学科拔尖则体现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上,重点聚焦关键领域和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因此,对于有意向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理解这一计划并非适合所有人。它要求学生在基础学科上有深厚的兴趣和扎实的能力,同时高考成绩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对于那些认为可以通过强基计划低分入读名校的学生和家长,需要重新考虑,以免影响考生的备考和未来的志愿规划。

以上就是立志愿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参加强基计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如何参加强基计划”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如何确认参加校考
强基计划如何确认参加校考

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的区别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主要在选拔定位、招生专业、入围校考依据、录取方式四方面有区别。“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会优化高中育人方式,也促使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化。高校若想得到优秀的生源,必然要在管理制度、培养方案、等方面更加完善。此次的改革,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是利国利民的科教育人机制。自主招生与强基计划的区别在哪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具体区别一、选拔定位不同

2024-10-30 21:36:08
如何报考强基计划
如何报考强基计划

如何报考强基计划如果你想报考强基计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了解强基计划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在报考强基计划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强基计划的政策和要求。可以通过教育部官网、各高校官网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申请条件、申请流程、申请材料等方面的要求。2.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基计划项目:强基计划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与卫生、哲学与社会科学等。在报考前,需要根据自己的

2024-11-02 07:46:22
如何报考强基计划?
如何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和方式1.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为3月底至4月,考生需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2.报名前,考生需在学信网注册账号,并登录阳光高考信息平台。3.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找到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报名入口,进入后进行报名。4.报名过程中,考生需填写基本信息及紧急联系人,并可查询到该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5.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符合破格条件,如需破格,需在北京大学官网提交综合素质材

2024-10-17 12:47:33
如何报名“强基计划”
如何报名“强基计划”

如何报名“强基计划”1.2023年江苏省“强基计划”招生情况:总招生人数为300人,其中文科生占比15.21%,理科生占比84.79%。2.各省份“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

2024-10-19 17:11:56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强基计划如何报名1、搜索阳光高考网;2、进入网站后,点击“特殊类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点击进入;3、点击“强基计划”;4、注册/登录高三学生学信网账号,确认信息;5、填报志愿;6、确认志愿表;7、下载志愿表并打印,本人签字确认,学校盖章;8、上传志愿表;9、缴费。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指的是基础学科招生的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

2024-10-14 18:59:15
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如果走强基计划招生,可以不参加高考吗?
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如果走强基计划招生,可以不参加高考吗?

强基计划是怎么回事?如果走强基计划招生,可以不参加高考吗?参加强基计划也要参加高考的。“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通过研究各高校招生简章发现,高校几乎统一口径的提到以下两点: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

2024-10-21 07:11:11
强基计划如何选择学校
强基计划如何选择学校

强基计划如何选择学校强基计划对于考生的专业和高校选择有一定限制。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对照自己的选考科目和专业要求,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在选择学校时,考生首先需要了解该学校是否有强基计划项目,以及该项目对人才选拔的条件和要求。此外,考生还需了解该校的教育质量、学科优势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做出选择。如果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双选科目专业,则需要选择那

2024-10-27 16:47:43
强基计划如何网上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网上报名

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和方式1.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为3月底至4月,考生需登录学信网进行报名。2.报名前,考生需在学信网注册账号,并登录阳乱樱光高考信息平台。3.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找到强基计划试点高校的报名入口,进入后进行报名。4.报名过程中,考生需填写基本信息及紧急联系人,并可查询到该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5.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符合破格条件,如需破格,需在北京大学官网提交综合素

2024-10-24 1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