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03:57:38 | 立志愿
本科二批的学校有北京农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河北金融学院、福建江夏学院、莆田学院等。
1、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简称“北农”,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
是国家“973计划”、“863计划”承担高校;学校“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
2、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全国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联盟等。
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北京印刷学院,由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2000年,学校划归北京市。
3、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Hebei Finance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学校成为河北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院、4个公共教学部门、研究生部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1个专业硕士培养项目、3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43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留学生共计14135人。
4、福建江夏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普通学院,在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于2010年3月正式成立。
学校占地面积1388.4亩。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41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工、理、艺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专任教师767名,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2人
5、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Putian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由福建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是国家体育总局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台联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研习交流基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妈祖文化研究基地,是福建省妈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农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福建江夏学院
——莆田学院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水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建校70年。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是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立志愿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动物科学
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园艺、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林学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环境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铁岭水稻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辽西南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沈阳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熊岳苹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设施园艺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设施园艺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粮食作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农业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水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1年)、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农作物生产综合实验实训中心(2014年)、农业产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农村智能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农业电气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食品加工与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农业工程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林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浆果果汁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园艺植物组织石蜡切片虚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食品科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林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水利综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辉山奶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沈阳农业大学新民园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组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和沈阳农学院部分专业合并而成;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07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底,学校校园面积3964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设有1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各类学生207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00多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00多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
学校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分析测试中心),开设57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人,教授187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2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7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2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
学校图书馆藏书125万册。截至2014年7月,有纸质文献112万册,电子期刊31888册,电子图书20万册,馆藏古籍图书13797册,引进CNKI、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EBSCO、Wiley等中外文数据库24个。
校徽以沈阳农业大学的三个英文缩写字头“S、A、U”为创意基点。“S、A”的重合体现出沈农是一个团结的集体,“S、A”的下端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沈阳农业大学”,与顶端的沈阳农业大学英文全称相互衬托,既有平衡与稳定之感,又不失主体部分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寓意沈阳农业大学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代表大学的“U”字母,上端两角张开上扬,寓意沈阳农业大学展翅腾飞、开拓进取。底端的麦穗突出农业院校的特点。彩采用蓝与绿,其中蓝色代表永恒,绿色代表生命、成长、理想、希望、农业、生机。整体寓意沈农人团结、求实、进取的精神。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二本院校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既招一本又招二本的大学有: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武汉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南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汉大学、济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高等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
以上就是本科二批有哪些学校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立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二本里面好一点的师范大学?附理科、文科450分左右师范大学名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作为传道者,自古以来,地位颇高,也尤为受欢迎,为此不少人都有了一个教师梦,我国师范大学也迎来了招生热潮。那么,二本里面好一点的师范大学有哪些?本期我将为大家解答,并附上2020年450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名单。一、二本里面好一点的师范大学?自本科院校等级合并以后,二本大学称呼只是民间说法
国内顶尖的二本大学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2、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Zhejian
艺术生最低的公办二本大学1.南京艺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是知名的艺术类院校,提供美术、设计、音乐、舞蹈等专业。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适合艺术生申请。2.重庆科技学院:位于重庆市,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在艺术类专业的招生中,对文化成绩的要求相对较低。3.河北师范大学:位于河北省,是一所重点本科院校,设有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该校对艺术生的
本科第二批专业不同级别的本科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所体现,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等。同一所院校内部,不同级别的学生按照其专业进行区分,而非仅依据入校时的学历等级。各专业的录取标准由院校自行设定,并在招生过程中向学生公布,确保新生按其成绩被分配到相应级别的专业。例如,某学生可能因高考成绩优异而被录取至一本专业,也可能因成绩稍逊而被分配至二本专业。在新生入学满一年后,大部分院校允许学生根
全国第二批本科大学有哪些?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但是两个学校都不推荐)\x0d\x0a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现在基本上是一本了),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x0d\x0a重庆:重庆工商大学(不错),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很多省市算做一本)\x0d\x0a上海:上海商学院\x0d\x0a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x0d\x0a吉林: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
提前批有哪些学校和专业二本提前批有学校和专业二本如下:1、军事院校、军事院校无军籍学员计划、国防生计划(本科)提前批的学校有: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航海院校或专业(本、专科)提前批的学校有: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航海学院等。3、师范院校或专业(本科)提前批的学校
一本院校二本招生的学校一本院校二本招生的学校:重庆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座落在广西桂林市,主要院系有机电、通信、计算机、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本省是一本招生,但是在省外很多都是二本招生,有很多专业不错。最起码你先到这个学校,之后,如果觉得自己专业不太适合,是可以跨专业考研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
国内好的二本大学排名理科国内好的二本大学排名理科介绍如下:2023理科二本大学排名靠前的有:广东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上海海关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等。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人文与传播学院部分专业、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年都在广州校区学习,剩下的所有专业都是第一、第二年在佛山,第三、第四年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7-21 2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