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08:43:02 | 立志愿
报考成人高考需要高中或专科学历,报考条件如下:
1、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 中等学校 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3、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 立志愿
4、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或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 国民教育系列 高等学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本科 肄业证书 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所需材料:
1、 身份证 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身份证遗失,应及时到派出所办理带有本人照片的 户籍证明 ,同时标明身份证号码,并迅速补办身份证。
2、学历证明:本人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及相应复印件,按照教育部规定,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其以上文凭。
3、工作单位证明:成人高校的某些专业对招生对象会有特殊的要求。不在 户口所在地 报考,也需要出示当地的工作单位证明,或者当地 暂住证 、居住证。
参考资料来源: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外省读书,回本省高考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的外省户口能在广西参加高考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来人员,可在广西参加普通高考:(一)外来人员在我区初中学校就读三年(从考生初中毕业当年的9月30日往前推算满三年),取得我区初中毕业证书,具有我区高中阶段完整的学籍(从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当年的9月30日往前推算满三年),在我区高中学校实际就读,参加我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截止年度高考报名前开考的全部科目考试,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
外省户口能在广西参加高考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来人员,可在广西参加普通高考:(一)外来人员在我区初中学校就读三年(从考生初中毕业当年的9月30日往前推算满三年),取得我区初中毕业证书,具有我区高中阶段完整的学籍(从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当年的9月30日往前推算满三年),在我区高中学校实际就读,参加我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截止年度高考报名前开考的全部科目考试,其父母的其中一方(或法
外省户口能在本地高考吗外地学生可以异地高考。只需要满足条件即可。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外省户口可以在温州参加高考吗?在浙江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有以下两项条件:1、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或符合浙江省流入地初中升高中条件。2、进入浙江省高中阶段学校学习,并取得在浙江省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和学籍,符合浙江省高考报名的其它条件,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扩展资料:其他省异地高考的政策:1、福建
广东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条件法律分析:1、考生报名时,必须出示广东省常住户口簿(2018年12月10日前迁入)和身份证,并交全户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购房入户的,还需出示房产证,否则不予办理报名确认手续。2、考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材料。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生,除具备原籍就读学校的学籍材料外,还必须具备在我省就读期间完整的学籍材料,否则不准报考。对弄虚作假而取得报名资格
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吗在大部分地区,外地户口能在本地参加高考,比如贵州、福建、上海、四川、宁夏、山东、北京等地区已经开放。根据《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五、不断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政策和办法,促进教育公平(五)允许非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高考。从2014年起,凡在我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
山东户口江苏学籍在哪高考山东户籍且在江苏有学籍的学生可以在山东或江苏参加高考。对于非江苏省户籍但在江苏就读的学生,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则可以在江苏省高考。这些条件包括: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毕业于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4.在江苏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5.其监护人在江苏省内拥有合法稳定的职
江苏省高中借读最新规定江苏省高中借读最新规定如下:江苏省从2014年起,就已经全面取消了本学区内校际间学生的借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规定对保障流动儿童权益、规范学籍变动以及转学等流程做了重新规范;规定特别指出:自2014年3月1日起江苏中小学全部取消借读。取消高中借读的原因:为保证教育平等,
2025-01-01 23:54:31
2024-12-10 02:48:46
2025-01-10 16:17:31
2024-11-29 23:13:56
2024-11-08 22:57:03
2024-11-19 07: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