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16:44:55 | 立志愿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评估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010101 | 哲学 | B |
020101 | 经济学 | B+ |
020302 | 金融工程 | B+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B+ |
030101K | 法学 | B+ |
0302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B+ |
030202 | 国际政治 | B |
030301 | 社会学 | B |
030302 | 社会工作 | A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A |
030504T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040101 | 教育学 | A |
040102 | 科学教育 | A+ |
040104 | 教育技术学 | A |
040106 | 学前教育 | A+ |
040108 | 特殊教育 | A |
040113T | 融合教育 | |
040201 | 体育教育 | A |
040202K | 运动训练 | B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A |
050102 | 汉语言 | B+ |
050201 | 英语 | A |
050202 | 俄语 | B+ |
050204 | 法语 | B |
050205 | 西班牙语 | B |
050207 | 日语 | A |
050209 | 朝鲜语 | B+ |
050261 | 翻译 | B+ |
050301 | 新闻学 | B+ |
050302 | 广播电视学 | B+ |
050306T | 网络与新媒体 | A |
060101 | 历史学 | A |
0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A |
070201 | 物理学 | A |
070203 | 核物理 | |
070301 | 化学 | A |
070302 | 应用化学 | B+ |
070501 | 地理科学 | A |
070502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B+ |
07050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B+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B+ |
071001 | 生物科学 | A |
071002 | 生物技术 | B+ |
071101 | 心理学 | A |
071102 | 应用心理学 | A |
071201 | 统计学 | B+ |
080703 | 通信工程 | B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B+ |
080717T | 人工智能 | B+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080902 | 软件工程 | B+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A |
080906 | 数字媒体技术 | A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A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B+ |
120104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A |
120108T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A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B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B+ |
120213T | 财务会计教育 | B+ |
120402 | 行政管理 | A |
12040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B+ |
120404 | 土地资源管理 | B+ |
120503 | 信息资源管理 | A+ |
120801 | 电子商务 | A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A |
130201 | 音乐表演 | B |
130202 | 音乐学 | A |
130205 | 舞蹈学 | B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B |
130402 | 绘画 | B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B+ |
130503 | 环境设计 | B+ |
华中师范大学院校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等并入后,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的传统,形成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有75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普通本科生18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100余人,博士研究生2800余人,另有国际学生70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25人,博士生导师605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多人。
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8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20个。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09-14 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