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2024-12-23 15:13:18 | 立志愿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4011845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立志愿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开设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开设专业

院校名专业名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
广东工业大学金融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工业大学法学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
广东工业大学英语
广东工业大学日语
广东工业大学翻译
广东工业大学商务英语
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
广东工业大学应用统计学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工业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车辆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广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广东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
广东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软件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安全
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测绘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广东工业大学制药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
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规划
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
广东工业大学安全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造价
广东工业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广东工业大学工商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市场营销
广东工业大学会计学
广东工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工业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电子商务
广东工业大学表演
广东工业大学美术学
广东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产品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院校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院校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401—50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49—65名。


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余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2个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0.63‰。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和完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拥有本科专业8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7种,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0人,其中本科生近39000人、研究生近11000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广东省高校前列。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等专业认证/评估通过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名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5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42门,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省级产业学院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1个。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


建设有2万多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育人基地——“工大创谷”,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创新创业教育9项国家级荣誉的高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位列全国22位,广东省内第一。2013-2022年,学校连续五届捧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特等奖4项;2012-2023年,学校连续六届夺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捧得四届“优胜杯”;第八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获2金7银3铜,创历史新高,金奖数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二(省属高校第一)。全国电子设计大赛、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均获一等奖。学校男子篮球队获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一级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连续三年获全国大超联赛总冠军;足球队获2018-2019CUFA全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校园组总冠军。近年来,学生在声乐、器乐和舞蹈集体项目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艺术品牌金奖等50余项。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的“闪亮名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近800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6个。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教学名师19人。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科研工作,开展高水平科研创新。拥有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广东省重点智库等省级人文社科平台23个。到校科研经费连续多年突破10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四年突破160项,名列全国前60名,2021年首获创新群体项目(全国仅42项,全省仅3项),2022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9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1人。获中国专利银奖2项、优秀奖7项,2021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3位。立志愿


学校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目前与地方政府和工业界联合建立了“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12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家、省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IC设计、工业设计、先进材料、环境生态、生物制药、软物质等多个领域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推动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建设。


学校立足湾区、面向全球,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办学。先后与国(境)外160多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和科研工作国际化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建设。现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动画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国际班5个。


面向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奋力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加快“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步伐,争取早日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广工力量!


以上就是立志愿为大家带来的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广东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相关推荐
广东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理工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广东理工学院开设专业有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日语、翻译、商务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2025-01-22 15:43:28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开设专业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前教育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软件工程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网络工程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工程造价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物流管理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园林工程技术广东工商职业技

2025-01-22 15:54:02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开设专业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开设专业院校名专业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广东理

2025-01-05 14:29:34
广东海洋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海洋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海洋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广东海洋大学开设专业有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英语、日语、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

2024-12-21 13:18:00
广东财经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财经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广东财经大学开设专业有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字经济、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科技、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

2024-12-21 15:15:07
广东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医科大学开设专业有哪些广东医科大学开设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英语、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分析、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中药学、中药制药、法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康复物理治疗、智

2025-01-22 12:11:4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开设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

2024-12-23 12:18:21
广东本科的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本科的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东本科的大学有哪些专业广东省内本科院校丰富多样,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提供了广泛本科专业,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众多学科。自然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专业,注重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工程技术类专业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旨在培养高级工程技

2024-10-18 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