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生报考 > 正文

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

2024-12-30 18:42:56 | 立志愿

办学层次:专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7012441隶属于:山东省教育厅
今天立志愿小编整理了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立志愿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410105园艺技术
410202园林技术
410303畜牧兽医
42030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420901安全技术与管理
44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440301建筑工程技术
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
460306电气自动化技术
460303智能控制技术
460206电梯工程技术
460305工业机器人技术
5002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460702新能源汽车技术
510102物联网应用技术
5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
510203软件技术
510215动漫制作技术
520201护理
520202助产
520503医学生物技术
520601康复治疗技术
520801健康管理
410115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420904安全智能监测技术
440406建筑消防技术
440501工程造价
460104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460302智能机电技术
460310工业互联网应用
500113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510205大数据技术
510206云计算技术应用
510207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510208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510214工业软件开发技术
520301药学
520410中药学
520501医学检验技术
520502医学影像技术
520504口腔医学技术
520802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530201金融服务与管理
530302大数据与会计
530605市场营销
530701电子商务
530802现代物流管理
540101旅游管理
540106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540202烹饪工艺与营养
590302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是聊城市政府建设聊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单位。


学校概况

学校所在地山东省聊城市,被誉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家乡。

学校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南校区底蕴厚重、端庄典雅;北校区时尚现代、活力四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书香氤氲的智慧化校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学校设有护理系、医学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农牧科技系、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等11个系(院)部;设有53个专科招生专业(含护理、机电一体化两个专本贯通专业),招生范围覆盖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宁夏、吉林、甘肃、内蒙古、贵州等10个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人,专兼职教师1130人。(截至2022年6月)


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形成了以传播“英模文化”、弘扬“孔繁森精神”为特色的聊职红色思政品牌。

学校坚持繁森榜样立德、英模文化砺志、工匠精神力行,搭建育人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成立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黄河研究院、中华家风研究院,打造“四馆三院一路”育人平台。成立法治文化讲习所实施“法润聊职”工程;成立心理工作室实施“情暖聊职”工程,构建了人人都是思政教师、时时都是育人良机、处处都是育人环境的全场域育人格局。

学校思政部(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教育部立项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获批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校园),连年在市委绩效考核中荣获一等奖。(截至2022年6月)


教育教学 改革创新

学校贯彻落实新《职教法》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要求,聚焦德技并修,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四有”教师队伍。师生多年志愿服务全国“两会”、进博会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国家级大型活动。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4人,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2人,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截至2022年6月)

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和“六个新聊城”建设,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学校重构专业布局,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持续做大做强智能制造、网络安全、老年健康服务和现代农业服务等“4+N”专业群;近千人的应急管理学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应急安全人才;建设新迈尔科技、深信服、应急管理、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乡村振兴、增材制造、大健康、华住、京东等一系列产业学院,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

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赛项一等奖,连续两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并获一等奖。获省级以上各类大赛奖项100余项(包含国赛一等奖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主持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个,主持省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57门;立项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5部,山东省职业教育规划教材5部。(截至2022年6月)


产教融合 服务发展

学校落实省市决策部署,聚焦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聊城高质量发展,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了聊城市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总投资5.78亿元、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基地立足鲁西、服务山东、辐射全国,年服务能力可达3万人次,是聊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核心工程,包括增材制造、应急安全、网络安全、文旅、工业互联网、大健康等诸多板块,融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

学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力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30余个国(境)外高等院校结为友好院校。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教科研课题92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其他专利207项。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处,与400余家高端就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8万多人。(截至2022年6月)

新时代,新聊职,新风采。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新职业教育法,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成为大国工匠的摇篮,向着建成国内一流现代化高职院校的目标不断奋进,为服务山东“三个走在前”、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聊职力量。


以上就是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立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4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科评估结果”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