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7:07:38 | 立志愿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科评估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030302 | 社会工作 | B |
040205 | 运动人体科学 | |
040206T | 运动康复 | B |
050201 | 英语 | B |
050202 | 俄语 | |
050261 | 翻译 |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
070302 | 应用化学 | |
071002 | 生物技术 | B |
071003 | 生物信息学 | |
080407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080711T | 医学信息工程 | |
080714T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081301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B |
081302 | 制药工程 | B+ |
082502 | 环境工程 | |
082601 | 生物医学工程 | |
083001 | 生物工程 | |
083002T | 生物制药 | B+ |
090404T | 实验动物学 | |
100103T | 生物医学科学 | |
100201K | 临床医学 | B |
100202TK | 麻醉学 | |
100203TK | 医学影像学 | B |
100204TK | 眼视光医学 | |
100205TK | 精神医学 | |
100206TK | 放射医学 | |
100301K | 口腔医学 | B |
100401K | 预防医学 | B |
100701 | 药学 | B |
100702 | 药物制剂 | B |
100703TK | 临床药学 | |
100706T | 药物化学 | |
100801 | 中药学 | B |
101001 | 医学检验技术 | B |
101002 | 医学实验技术 | B |
101003 | 医学影像技术 | A |
101004 | 眼视光学 | B |
101005 | 康复治疗学 | B+ |
101006 | 口腔医学技术 | B |
101007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B+ |
101011T | 智能医学工程 | |
101101 | 护理学 | B+ |
101102T | 助产学 | B+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120202 | 市场营销 | B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B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
12040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120413T | 医疗保险 |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B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院校简介
为优化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整合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资源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高校。校(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
校(院)有在职职工19198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院士2人,国家海外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优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64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238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338人,博士学位人员2727人。
校(院)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专业群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3个。2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入选省思政课“金课”。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8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第10位。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5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立志愿
拥有附属医院多家,并形成山一大医疗体系,年均直接服务群众就诊1000余万人次。其中附属省立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居全国百强之列。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7个。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目前指导全省开展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早诊早治、辐射防护、防盲治盲、罕少见疾病等防治工作;拥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校(院)是首批颁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院校,自2004年起招收来自美国、韩国、印度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国际办学声誉良好。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校(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按照校(院)第一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和“135工程”。“135工程”即坚持加强校(院)党的建设这一核心,夯实“人才、学科、文化三大建设”,实施“教育、科研、医疗、国际化、校(院)治理五项提升计划”,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为目标,全面推动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为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9 11:05:47
2024-06-29 16:21:56
2024-09-14 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