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 11:10:20 | 立志愿
1、在甘肃2022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3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6113;
2、在贵州2022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4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1694;
3、在江苏2022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5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9238;
4、在江苏2020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4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9941;
5、在甘肃2020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7383;
6、在贵州2020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1859;
7、在四川2020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5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571;
8、在江苏2019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4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0960;
9、在贵州2019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9361;
10、在甘肃2019的武汉纺织大学通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5903;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通信工程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437 | 36113 |
2 | 通信工程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8 | 51694 |
3 | 通信工程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7 | 79238 |
4 | 通信工程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44 | 89941 |
5 | 通信工程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55 | 37383 |
6 | 通信工程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9 | 51859 |
7 | 通信工程(阳光校区)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2 | 60571 |
8 | 通信工程 | 2019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41 | 80960 |
9 | 通信工程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2 | 49361 |
10 | 通信工程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2 | 35903 |
11 | 通信工程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2 | 40737 |
12 | 通信工程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5 | 41943 |
13 | 通信工程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6 | 60085 |
14 | 通信工程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6 | 53035 |
15 | 通信工程 | 2018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7 | 44087 |
16 | 通信工程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5 | 66189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汉纺织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为战略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学校依照《武汉纺织大学章程》,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组建五大学部,设置18个学院(部)3个研究院,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实施领军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聘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级人才30余人次,省级各类人才260余人次。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创新“五个思政”,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力培育创新文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年来,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31项。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学校连续获得“优胜杯”;获评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央优秀团队4个、团中央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个,省级社会实践荣誉15项;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项,省“本禹志愿服务队”6个;获评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0人、“中国电信奖学金”3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已经和正在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中坚。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动服务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重点研究基地和一批新型校地校企研发机构。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全国美展艺术作品5项。学校注重成果转化,连续多年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技术服务合同登记额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在10余个省份先后落地,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立志愿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是“欧洲纺织大学联盟”第一个中国大陆成员。学校建有教育部首个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有关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长期承办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商务部主办的国际研修班,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向未来,全体纺大人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和更开放的胸襟,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把学校建设成学术实力强、培养质量高、育人环境美、文化氛围浓、办学声誉好的美好纺大而团结奋斗!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2-15 08: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