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 18:40:42 | 立志愿
1、在黑龙江2022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分数线是38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777;
2、在吉林2022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分数线是40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837;
3、在辽宁2022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历史类分数线是41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187;
4、在江苏2022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历史类分数线是4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5584;
5、在海南2022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综合分数线是49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4204;
6、在黑龙江2021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分数线是37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772;
7、在吉林2021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分数线是38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887;
8、在内蒙古2021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分数线是3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403;
9、在天津2021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综合分数线是45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3004;立志愿
10、在江苏2021的大连科技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历史类分数线是47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5510;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383 | 21777 |
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2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03 | 17837 |
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19 | 29187 |
4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72 | 55584 |
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2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492 | 34204 |
6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376 | 21772 |
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386 | 17887 |
8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393 | 19403 |
9 | 劳动与社会保障(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B段 | 452 | 43004 |
1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76 | 55510 |
1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1 | 海南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 | 483 | 34112 |
1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江苏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294 | 47116 |
1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17 | 18649 |
14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37 | 19423 |
1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天津 | 综合 | 不限 | 本科批B段 | 460 | 43526 |
16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65 | 61146 |
1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20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490 | 22011 |
18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江苏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288 | 48638 |
19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36 | 19733 |
2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贵州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54.10 | 47654 |
2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76.10 | 63522 |
2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499.10 | 20552 |
23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6.66 | 43238 |
24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江苏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290 | 44057 |
25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389 | 12862 |
26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01 | 20395 |
27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天津 | 文科 | - | 本科批 | 419 | 10623 |
28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2018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480 | 21572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连科技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大连科技学院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内,其前身是2002年组建的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始终将培育和打造办学特色作为立校强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创办人高智先生就提出“勤劳、智慧、勇敢、意志、信誉、责任、包容、感恩”的校训,经过多年摸索,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即实施“三大工程”,践行“大科精神”;实施PEIM教育,深化协同育人。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应用技术职业学院7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5个教学单位。学校现设3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
目前,学校已成为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工信部首批100个“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基地、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辽宁省优秀民办高校、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连市民办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近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4项;省一流专业3个,省一流课程15门;省级优秀本科教材7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就业创业大数据研发中心1个,省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1个。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学校现有土地面积78.88万㎡,建筑面积29.59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89.97万元,馆藏图书100.67万册。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智慧校园,校园网万兆骨干、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实训中心(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103个实验实训场所;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务段、大连工务段等企业共建有108个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占比36.75%,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1.65%,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双能型”专业课教师136人,有30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已获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优秀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辽宁省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有集创新实践和创业孵化为一体的PEIM新教育实践中心等校内训练场所8000余平米,建有同创小镇等校政企协同创业孵化基地20000余平米。拥有专业教授、产业教授、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130余人,包含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业导师、科技部科技创业导师、人社部创业导师、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实施“国创计划”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奖励1000余项,曾多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赛区金奖,获奖总数位居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持续提升。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共向社会输送25000余名毕业生,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6%,位于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学校相继与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大连地铁、大连机车厂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并作为储备干部。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的榜单中,大连科技学院位居2022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I类20强第13位,荣膺六星级顶尖应用型大学美誉。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2-15 08: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