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07:53:21 | 立志愿
1、在新疆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5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2、在甘肃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9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333;
3、在广西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0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7528;
4、在山西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3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1093;
5、在辽宁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44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9440;
6、在云南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2215;
7、在河南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9130;
8、在江西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5189;
9、在四川2022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31622;
10、在新疆2021的营口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6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59 | - |
2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391 | 60333 |
3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0 | 97528 |
4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33 | 81093 |
5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47 | 69440 |
6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51 | 82215 |
7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5 | 199130 |
8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9 | 95189 |
9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2 | 131622 |
10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68 | - |
11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22 | 85695 |
12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36 | 68480 |
13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9 | 69579 |
14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6 | 86032 |
15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7 | 92271 |
16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20 | 92903 |
17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0 | 50924 |
18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441 | 68256 |
19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49 | 91213 |
20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3 | 69894 |
21 | 智能制造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8 | 123772 |
22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1 | 93603 |
23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5 | 93842 |
24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B段 | 443 | 77276 |
25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445 | 69808 |
26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7 | 50328 |
27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0 | 152213 |
28 | 智能制造工程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3 | 123040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营口理工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营口理工学院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的辽宁省营口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营口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溯源学校办学历史,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营口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建设营口大学园。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营口理工学院。
学校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5所基地学校之一,辽宁省首批全面向应用型转变10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单位。立志愿
学校设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学院,基础教研部、体育教研部等教学部。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6个本科专业,形成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经济学的专业学科体系。在校本科生7431人。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540人,其中专任教师341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4.2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9.12%。“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6.39%;教师中包括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4人。教师荣获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5人、省优秀教师1人。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8人(千层次8人、万层次20人)。获得“营口英才”11人。
学校现有土地面积76.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89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0.71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8.22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7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6万元;现有纸质图书72.6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97.68册;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智慧校园,实现校园网络主干万兆、桌面千兆;学校建有124个实验(实训)室、1个工程训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客空间于2015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8年获批辽宁省备案众创空间。学校与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沪市主板上市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16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9个获批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石油化工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秉持“修德、悟道、致知、力行”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应用为重、服务为要”的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形成了“一聚焦、三强化、四递进、四护航”的“1344”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1年,应用化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荣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荣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13门、优秀教材8部。2022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获批省级优质教材 1 部,劳动教育课程荣获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大赛等大型赛事中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323人次、省级奖项847人次;升学率逐年升高,平均为12.35%,部分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携母上学的陈颖,身扛家庭重担的安约翰,身残仍刻苦奋进的王英玺,被团中央评为2018年度、2019年度、2021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毕业生包云颖荣获2019年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化学助剂合成与分离实验室”获批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获批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并获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资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48项,承担横向课题132项,获批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44项、营口市社科类项目112项;出版著作、教材19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68篇;荣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申请和授权专利282件。学校启动“百名科技专家服务振兴发展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促进校企资源双向流动。选派“助企科技专家”22人、“技术副总经理”12人,分别入驻营口市34家上规模企业,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活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清华大学化工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任南琪院士团队、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院士团队、营口西市区政府、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管委会、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国网营口供电公司、营口市物流协会等签署合作协议,2020年、2021年主持“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15项、参与16项。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9 11:05:47
2024-06-29 16:21:56
2024-09-14 04: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