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8:47:15 | 立志愿
1、在山东2023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分数线是5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046;
2、在青海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7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52;
3、在新疆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7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4、在上海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9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231;
5、在甘肃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1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750;
6、在贵州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3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131;
7、在黑龙江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3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901;
8、在陕西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4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245;
9、在山西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5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922;
10、在吉林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5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877;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3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93 | 29046 |
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段 | 478 | 2352 |
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79 | - |
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上海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497 | 18231 |
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I段 | 510 | 10750 |
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2 | 14131 |
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34 | 8901 |
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9 | 14245 |
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B段 | 550 | 12922 |
1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52 | 6877 |
1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1 | 13005 |
1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重庆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73 | 12550 |
1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76 | 31804 |
1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3 | 17536 |
1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3 | 13536 |
1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3 | 26058 |
1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4 | 24286 |
18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临港校区)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98 | 23541 |
19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临港校区)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8 | 19309 |
2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99 | 9671 |
2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651 | 4349 |
2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段 | 454 | 3985 |
2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86 | - |
2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29 | 11045 |
2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1 | 8777 |
2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5 | 17875 |
2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49 | 7121 |
28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临港校区)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B段 | 551 | 15839 |
2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0 | 16005 |
3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9 | 15551 |
3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79 | 30342 |
3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5 | 14498 |
3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6 | 20047 |
3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辽宁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06 | 9245 |
3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06 | 12874 |
36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临港校区) | 2021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624 | 8361 |
3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639 | 5096 |
3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74 | 28334 |
3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0 | 8145 |
4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6 | 4393 |
4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3 | 12665 |
4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43 | 12745 |
4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B段 | 566 | 19448 |
4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批 | 568 | 17939 |
4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72 | 10233 |
4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9 | 12428 |
4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0 | 17287 |
4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5 | 17755 |
4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7 | 12644 |
5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97 | 29124 |
5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2 | 9396 |
5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7 | 22235 |
5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620 | 19493 |
5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海南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622 | 6577 |
5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624 | 9287 |
5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71 | 23755 |
5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0 | 3138 |
5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3 | - |
5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4 | 26561 |
6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1 | 4174 |
6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5 | 14622 |
6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6 | 25745 |
6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B段 | 540 | 17700 |
6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41 | 15123 |
6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43 | 34212 |
6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4 | 19432 |
6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5 | 24835 |
6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4 | 13751 |
6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9831 |
7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0 | 13026 |
7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0 | 16052 |
7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87 | 23678 |
7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8 | 22432 |
7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本科批 | 592 | 6608 |
7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0 | 9400 |
7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17 | 23300 |
7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56 | 30046 |
7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上海 | 综合 | - | 本科批 | 473 | 21476 |
7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85 | 2824 |
8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8 | 45403 |
8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8 | 31159 |
8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9 | 10823 |
8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10 | 5352 |
8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5 | 25577 |
8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6 | 15972 |
8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28 | 46325 |
8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内蒙古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3 | 11940 |
8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50 | 32235 |
89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浦东校区) | 2018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52 | 13276 |
90 | 能源与动力工程(在浦东校区办学) | 2018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6 | 18013 |
9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3 | 38484 |
9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65 | 43053 |
93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0 | 26315 |
94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天津 | 理科 | - | 本科批 | 573 | 9231 |
95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4 | 22479 |
96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4 | 18526 |
97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1 | 14191 |
9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90 | 25783 |
9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3 | 11117 |
10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3 | 25815 |
10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8 | 海南 | 理科 | - | 本科批 | 632 | 6321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电力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学校获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构建“一网两侧”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7人,上海市教学名师、曙光学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立志愿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我校首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13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500多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9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等28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新时代,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一、2023上海海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新疆2022的上海海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在贵州2022的上海海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8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3093;3、在甘肃2022的上海海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8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837;4、在黑龙江2022的上海海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
一、202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二、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总汇序号专业名称年份省份科目选科最低录取分数最低位次三、上海理工大学简介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
一、2023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分数线是57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8797;2、在新疆2022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0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在青海2022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4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029;4、在内蒙古2022的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蒙授理科分
一、202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分数线是62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3155;二、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历年分数线总汇序号专业名称年份省份科目选科最低录取分数最低位次1能源与动力工程2023山东综合物理必选普通类一段62113155三、华北电力大学简介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
一、202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甘肃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8241;2、在广西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6852;3、在黑龙江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198;4、在贵州2022的上海应用技
一、2023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青海2022的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8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87;2、在新疆2022的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1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在宁夏2022的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2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74;4、在黑龙江2022的河海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38,对应的最低录
一、2023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分数线是59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8602;2、在上海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8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514;3、在甘肃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0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238;4、在贵州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
一、2023上海电力大学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服务工程综合分数线是58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6193;2、在上海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服务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7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829;3、在新疆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服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7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在甘肃2022的上海电力大学能源服务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02,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
2024-02-15 08: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