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9:20:07 | 立志愿
1、在青海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3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328;
2、在广西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44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5872;
3、在贵州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45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8346;
4、在甘肃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45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8241;
5、在山西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46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5956;
6、在云南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50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6243;
7、在安徽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53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4212;
8、在四川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53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2049;
9、在河南2022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54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2351;
10、在青海2021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学理科分数线是40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422;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生态学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段 | 372 | 11328 |
2 | 生态学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4 | 65872 |
3 | 生态学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53 | 48346 |
4 | 生态学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I段 | 455 | 28241 |
5 | 生态学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66 | 55956 |
6 | 生态学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4 | 46243 |
7 | 生态学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2 | 54212 |
8 | 生态学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7 | 62049 |
9 | 生态学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0 | 72351 |
10 | 生态学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段 | 400 | 8422 |
11 | 生态学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3 | - |
12 | 生态学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9 | 44415 |
13 | 生态学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6 | 58645 |
14 | 生态学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4 | 20878 |
15 | 生态学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6 | 36672 |
16 | 生态学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24 | 40065 |
17 | 生态学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6 | 39079 |
18 | 生态学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4 | 43262 |
19 | 生态学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34 | 7006 |
20 | 生态学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2 | 33581 |
21 | 生态学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95 | 39205 |
22 | 生态学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2 | 22217 |
23 | 生态学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8 | 38085 |
24 | 生态学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20 | 42649 |
25 | 生态学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1 | 32756 |
26 | 生态学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5 | 47516 |
27 | 生态学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1 | 39887 |
28 | 生态学 | 2018 | 上海 | 综合 | - | 本科批 | 456 | 25440 |
29 | 生态学 | 2018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7 | 40643 |
30 | 生态学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9 | 35147 |
31 | 生态学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9 | 21674 |
32 | 生态学 | 2018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3 | 43338 |
33 | 生态学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9 | 49758 |
34 | 生态学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53 | 68166 |
35 | 生态学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4 | 35772 |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五年排名第一。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2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国家级学科平台5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9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双师型”教师80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2024-12-17 17:35:11
2024-12-17 08:56:41
2024-12-18 20:32:36
2024-07-05 11:52:02
2024-06-29 16:21:56
2024-12-20 15: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