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

2024-08-19 09:17:14 | 立志愿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

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

高考填志愿如果填外省的学校,对应的分数线仍然是执行考生所在地的分数线。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由考生所在地的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上述的该控制分数线或者投档线对该省份内的所有考生都是适用的。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省内或者省外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高考相关分数线信息:

1、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通常分为文科线和理科线,也叫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来划定。

2、各批录取:各批录取院校都有各自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市)招生委员会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中,根据本省(自治区、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

3、第一批次:第一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又称重点线。

4、第二批次: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本科线。

5、高职批次:高职高专录取线线上考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职高专的录取,这条线通常又称大专线。

以上内容参考 -高考录取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

高考录取分怎么算出来的?

线差法。

用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成绩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与想要报考的学校往年(三年以上)的分差(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如果考生的分差比学校往年分差的最大值还大,那么考生被录取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因为每年的相同分数不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今年的600分并不代表去年的600所录取的学校。

所以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换算分数,具体公式:换算后的分数=考生分数-(批次分数线-参考年份的批次分数线)

扩展资料:

例如,一名考生2018年考560分,2018年山西科普图书考516分,2017年考481分。

560减516减481等于525。

那么525点指2017年入学的转换分线和线差分法可用于不同年的大宗的招生线转换成类似信息。为了更精确,有必要引入批处理间隔进行校正。线差法不仅可以作为确定学校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专业的依据(从分数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

高考录取分数怎么计算?

立志愿(https://www.jl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录取分数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

模块七综合分计算方法为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

综合分就是综合各次考试的情况,并按照各次考试所占的比例进行评分;期中和期末的综合分有可能是平均分,如果期中和期末所占的比重都是百分之五十的话;但如果期中和期末所占的比重不同,那么,期中和期末的综合分就不是平均分。
立志愿

艺术本科、专科和平行志愿投档的这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不同考试的这算公式也不尽相同,甚至不同学校录取艺术生的规则也有所不同。部分学校的录取规则是需要艺术生的文化分+专业分,两者的分数各占一半;或是文化分占百分之四十,专业分占百分之六十。甚至有的学校是按照文化分过了录取线,在通过专业分的高低来进行录取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简介:

高考录取分数线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该分数线,每年高考结束后,由省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计后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的录取线。

第一批本科控制线又称重点线,参与第一批录取的高校都是重点大学。这是重点院校录取的底线,只有上线考生才有被录取资格。第二批本科控制线又称一般本科线,是所有本科院校录取新生的底线。普通本科院校为数众多,录取新生的总数也很多。第三批本科控制线参与这批录取的院校主要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本科部分。

以上就是立志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立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立志愿:www.jl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高考
与“高考志愿填外省的学校,分数线怎么算的啊?”相关推荐
高考外地的可以在本地填志愿么?(高考志愿填报考虑本省的学校好?还是外省的好?)
高考外地的可以在本地填志愿么?(高考志愿填报考虑本省的学校好?还是外省的好?)

高考外地的可以在本地填志愿么?高考填志愿如果填外省的学校,对应的分数线仍然是执行考生所在地的分数线。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由考生所在地的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上述的该控制分数线或者投档线对该省份内的所有考生都是适用的。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

2024-08-06 05:17:09
广州的高考怎么填报志愿啊?
广州的高考怎么填报志愿啊?

广州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广州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6月28日。填报方式: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自行上网或到中学(报名点),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志愿确认。填报时间:第一时段为6月28日9:00至6月29日16:00。本时段仅填报需政审、体检、面试的提前批本科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

2024-06-26 14:27:37
高考志愿填报的外语怎么填
高考志愿填报的外语怎么填

高考志愿填报的外语怎么填高考志愿填报时,外语项目大多数情况下填写的是英语。这是因为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国际交流的主要媒介,因此在各类高校和专业中,英语几乎是必修课程。不过,如果你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其他语种作为第二外语,例如日语、法语等,那么在填报志愿时,你也可以选择相应的外语科目。例如,如果你学的是日语,那么在志愿填报时,外语一栏填写的就是日语;同样地,如果你学的是法语,外语一

2024-11-08 10:31:02
跨省高考怎么填志愿专业 高考外地的可以在本地填志愿么?
跨省高考怎么填志愿专业 高考外地的可以在本地填志愿么?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

2024-08-16 21:17:00
瑞昌的高考志愿最好怎么填啊?
瑞昌的高考志愿最好怎么填啊?

瑞昌一中志愿班升学率瑞昌一中志愿班升学率为100%。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瑞昌一中全称为“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是一所省重点中学,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办学和教学经验,瑞昌一中以校风和教风严格闻名,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好,严格的管理和教学,得到的是出色的办学成绩。瑞昌一中的个理科班一本上线率高达100%,文科班一本上线率达到83.3%,二本上线率达到100%。瑞昌的高考志愿最好怎么填啊?我

2024-06-25 03:49:45
高考填志愿选大学,省外还是省内好?聪明的高三考生是怎么做的?
高考填志愿选大学,省外还是省内好?聪明的高三考生是怎么做的?

高考填志愿选大学,省外还是省内好?聪明的高三考生是怎么做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大学的选择要为未来考虑。省内大学名额较多,所以更容易考上。而省外大学则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但是在考虑省内和省外之前,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父母的人脉都集中在省内,那么最好选择一个省内的大学。如果未来的规划是向外发展,那么最好选择一个省外的大学。举个例子,我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那么我在选择大学时,

2024-07-20 18:26:42
高考生填外省志愿的要求是什么
高考生填外省志愿的要求是什么

高考生填外省志愿的要求是什么报考外省大学,只要满足报考分数线即可。所填报的院校将按照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建议填写专业服从,以增加进入理想院校的机会。进入大学后,如条件允许,可以转专业。至于是否选择学校服从,则需依据个人意愿。若成绩不理想,填写学校服从是个不错的选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面向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公民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至10日举行。考试分

2024-11-22 10:47:34
高考报志愿的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是怎样的流程啊?)
高考报志愿的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是怎样的流程啊?)

高考报志愿的流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重要且严谨的决策过程,分为几个关键步骤:1.确定升学路径:首先,考生需明确自己希望进入的教育层次和专业领域。2.分析提前批:对提前批学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特色和录取条件。3.专业方向选择: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4.确定院校范围:结合分数和兴趣,初步锁定意向院校的范围。5.排除不合适的院校:

2024-07-25 10:19:20